您当前的位置:

高考临近,考生及家长如何心理调适?

高考临近,考生及家长如何心理调适?

来源: 责任编辑: 发布时间:
打印

2025年高考已经进入最后倒计时。考生及家长应如何调整心理状态,应对考前的各种紧张情绪?一起来看看这份心理调适指南。

临近高考,如果计划太多无法完成,会进一步加重焦虑感。所以,在剩下的时间里除了巩固好知识重点,还可以试试“加法原则”,即关注自己比前一天获得了哪些新收获、看到自己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,不断强化自己的自信心。

高考前,考生在心态上较容易出现压力之下的紧张情绪。首先,我们需要学会去接纳自己的情绪。承认紧张的存在,减少与它们的对抗,将关注情绪转移到释放“具体信号”上去。比如,数学成绩不好感到焦虑时,可以进一步思考,数学的哪个知识点让你出现焦虑的感觉,采取对应措施去解决。

其次,不妨学着转变看问题的方式。面对紧张和焦虑时,用积极的方式去看待它们。因即将进入考场的最后阶段感到紧张和压力时,可以在心里对自己说“现在的感觉是因为我感到兴奋,充满期待”,在思想上焦虑情绪转为兴奋情绪。如果焦虑的感受持续时间较长、得不到缓解,还可以通过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。

考前,考生不必打破日常生活规律而刻意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。事实上,即使真的出现考试前一晚没睡好,甚至整晚完全没有睡,第二天照样可以通过适当的身体运动、分配注意力等,顺利完成任务。

那么,这个特殊时期,家长又该如何做好陪伴,帮助孩子们树立信心呢?

作为高三学生家长,此时要多微笑,及时肯定孩子在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。不要把考试当作“不成功就失败”的战场,而是引导孩子当作一次宝贵的人生经验去体验。

临考前,家长们要做好学生的后勤保障工作,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,确保他们合理膳食、规律生活。家长不要把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,可以多聊一些轻松的话题,向孩子传递“考试尽力就好,身心健康更重要”的理念。

在考前,父母和孩子沟通的言语尤为重要。您可以真诚地告诉孩子您的真实想法和感受。例如,可以说:“孩子,你知道吗?看着你最近高强度地努力,妈妈觉得你很辛苦但也很棒……”或者“你每天都在为目标努力奋斗,我们由衷地为你感到高兴。”

有些孩子此时会信心不足,静默在自己的困境之中。如果孩子有心事憋在心里,就会越想越失去信心,此时找个亲近的人聊聊天,也是必要的。作为孩子信任的人,您要理解孩子的需求。这时,比较好的方式是认真地听、用心地听,让孩子将心中所想完全地表达出来、倾诉出来,以最好的状态迎接高考。

相关文件:

    【下载DOC】 【关闭窗口】
 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